給學弟妹的話

    大學生活是自由的,所見所聞令人耳目一新。現在,由自己規劃每一天的行程,開始要為自己的生活打理,有時候會覺得很忙碌、很煩躁,什麼事情都要自己來,缺少爸媽的呵護,沒有以前摯友的陪伴,但是還有好多好多的夢想要自己追尋,而且逐漸思考:「我到底要做些什麼有意義的事呢?」慈青社帶你一起走這真實之路,完成夢想。從參加一次一次的社課得到感動,了解人生的智慧,獲得無比的能量,變得更堅強,從而發揮自己的良能,把握當下、善用時間,以感恩的心回饋社會。慈青之路上,其實並不孤單,有學長姐、師姑伯溫情的關懷,給你滿滿家的感覺。另外,社員們也是一同精進,與你一起過著充實的大學生活。在慈青社裡,我們很喜歡分享大家的人生經驗,從分享中體會不同人的生活,充滿可學習及可借鏡之處,讓自己更上一層樓,或避掉不該走的冤枉路。

    這學期有很多社課,歡迎大家來開開眼界,有菩提新芽、心心相印、好話一條街、讀書會、環保志工行、愛在吳木同、素食新生活、醫院志工、期末茶會,一步一步帶領你們認識慈濟的文化,並將好的習慣落實在生活當中,豐富涵養、改善氣質、提升心靈。那麼多善的循環,還等什麼呢?長庚慈青社,不怕肚子餓!長庚慈青社,幸福又快樂!長庚慈青社,就差你一個!

慈青Q&A

時間管理,幾乎是每一個慈青同學面對的難題。如何在課業與志業取得平衡,都是慈青幹部最為關心的。

其實,一天的時間是很有限的,而要做的事情又太多了,所以事情的取捨對於時間管理是很重要的。要兼顧學業及慈濟活動的慈青幹部,應懂得依照事情的重要性及緊急程度來進行,以能兩者取得平衡。另外,對於事情的專注及用心,能縮短時間的長度,進而達到更有效的時間管理。

證嚴上人的循循善誘「分秒不空過,步步踏實做」,就是要慈濟人不浪費每一分每一秒,慈青同學在課餘做慈青幹部有關「分秒不空過,步步踏實做」的精神理念。

慈濟大家長劉濟雨師伯,送給了所有的慈青同學們每人一雙「慈濟翅膀」。劉師伯指出,事業和志業要有個平衡點,就像做慈濟要修福兼修慧。除了有目標,也要有行動的實踐,就像飛行的的當兒,要多用心,也要像個過濾器,排除一切雜念和障礙。

 

Q&A

一、團體篇

Q:慈青的標誌及意義是什麼呢?

A:心燈亮起,黑暗逝去;心手相連,光明照來。讓我們一起肩負佛陀的使命,傳承慈濟歷史的腳步。

 

Q:慈青聚會的目的?

A:遵循「慈青悲智行,聯誼修慧根」的大方向,提供各地的青年學子有機會彼此認識,進而產生善的循環、互動,來培養慈悲的種子、智慧的種子(截自「王端正師伯將大愛邀向人間」從中去學習成長。

 

Q:上人(證嚴法師)給慈青的「慈青悲智行、聯誼啟慧根」是什麼意思呢?

A:上人(證嚴法師)希望,慈青的所作所為,都存乎「悲」心,用以「智」慧;彼此之,相互學習、相互扶持「聯誼」,以達佛性的增長「啟慧根」。這是上人對所有慈青同學的期許。

 

Q:都已經是大學生了,慈青為什麼竟要要求穿制服?

A慈青的制服藍天白雲代表著期許所有的慈青們,有著藍天般的胸襟,白雲般的作為。在早期,慈青聯誼會尚未成立以前,實際上是沒有制服的。而當時在醫院當志工的學長學姐們,穿梭於醫院各角落,面對身心受煎熬的病患,其投向大地之母懷抱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,因而希望苦難眾生見到身著藍天白雲制服的慈青們,便能感受到生命的寬廣、活力與希望。所以現在的慈青者穿著一身富有生命力的制服。此外,這身制服也代表了「平等」的意義!

 

Q:「慈青」為何有制服”?

A:  各校有各校的校服,各系有各自的系服,甚至於一些社團也有他們的社服,這些制服是為了加強團體的歸屬感才誕生的,穿制服,可以減少人我之間的比較心理,而減少別人的煩惱心。

然而只要加入慈青的伙伴都知道,我們對這一套實在有一種又愛又怕的心情,因為我們嚮往自由,不想受約束,但更不想讓自已不當的舉動,玷污了慈濟名聲,但是只在轉個心念想一想,這何嘗不是要讓我們對自已的行為負責,而不再讓別人來為您的行為負責。

 

Q:慈青社和一般服務性社團有什麼不同?

A:慈青社與傳統服務性社團有何不同。相同的服務項目,不同的內涵,最大的意義即在強調利他主義之外,還有更重要的自淨功能。傳統服務性的利他是因為國家生存問題、國際社會對台灣的侮辱,讓知識青年以本身的力量在校園、鄉村深耕服務,讓下一代獨立自主的向前邁進,靠的是「自立自強的民族意識」,所以強調服務、犧牲、奉獻。30年後,台灣經濟實力大增,國民追求物質、權力的心態在教育上的影響暨深且重。我們已經看到30年前歐美國家的嗑藥、性解放在台灣社會蔓延,青年強調自由民主,加上媒體收視率戰爭,添加聳動性的報導以吸引觀眾的策略更是火上加油,青年人的心正在飛揚,走錯路的青年更是罊竹難書。

慈青社出現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中,挑戰的不是其他服務性社團,而是青年越飛越高的心追名逐利、好高騖遠的心。我們的辦法是用服務他人而產生的自我觀照來教育自已。慈青的第一個教育跟所有大專服務性社團一樣,就是「學習付出看看別人想想自已」。

慈青的第二個教育就是以知足、感恩、善解、包容的人際關係手則來取代「只有我是對的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」的思潮。「我執」人人有,但是「相互尊重」卻更重要。我們秉持著要減少社會的衝突、暴戾之氣,唯有加強自已的情緒管理能力,不要意見不同就說「打壓」、「不公平」、「他對我有意見」等不負責任的政治話語,慈青強調以團體為重,大家是一體的,在慈青裡我們學習做個「解、行」並重的人,解就是思考,行就是做事,與其要求別人,不如要求自已。

 

Q:慈青社和佛學性社團有什麼不同?

A:「眾生性欲無量、故說法無量,無量義由一法生,此一法者,乃實相也」什麼是實相?什麼是宇宙真實的現象?10位師父會有1010次方無量的說法。慈濟或慈青不是只想帶領已經對佛教有興趣、有緣的人,也不只帶領對慈濟有興趣的人,而是對所有的青年,無論有沒有宗教信仰、黑人還是白人,有錢還是沒錢,從不知什麼是佛教的狀況下,啟發那份對眾生不捨的悲心。從開始加入慈青的愉快、輕鬆,到接任幹部犧牲私人時間生活的掙扎,在到肯為了學壞的年輕人守十戒,最後畢業以後修正自已原本想要「抹黑良心賺暴利」的心態,繼而投入關懷社會的職業與志業,這不就是地藏菩薩所願嗎?我們相信如果人人能這樣,世界就會和平安祥、相互幫助,這不就是極樂世界降臨人間嗎?這不就是法華精神所說的「能捨一切諸難捨、財寶妻子及國城、惡毀罵辱終不嗔、頭目腦髓悉施人」菩薩行利益一切眾生嗎?

   慈青不講神通、不滿口引經據典自讚毀他,我們的定力來自借事綀心以及對眾生的悲心的養成,不論多大的批評或失敗,我們就只堅持下去,我們相信,多一個小時的付出,就多一些人感到人間的溫暖,才會有更多的人跟我們走在一起。忽然回頭一望,昨天被我們幫助的高中生,也考上大學走入我們的行列為他人服務了,他也開始守戒律了,他也許比我們更能體會在苦難中期待觀世音菩薩送米、送水、送藥的心情,這是善的循環。

 

Q:信仰佛教才可以參加慈青嗎?

A:上人(證嚴法師)曾說:他不擔心大家信仰不同的宗教,他只擔心大家不信宗教。只為只要有信仰「正信」的宗教的人(譬如:天主教、基督教…等等),做人處事比較不會偏差,也比較懂得去愛、去包容別人。因此,在慈濟這個團體裡,是不分種族、宗教、年齡、教育程度的,只要對慈濟慈悲大愛的精神理念認同的人,都很歡迎您的加入。當然,慈青也是!甚至在美國史丹佛大學裡有位慈青幹部,就是一個相當虔誠的天主教徒,可是她和其他慈青互動也都十分良好。宗教的內涵是相去不遠的,只是外面表相上有差異而已,母須太執著名相上的事情。

 

Q:為什麼參加慈青還要遵守這麼多戒律?

A:基本上,這些紀律的目的是要調你的心念。這些規定也好,紀律也好,都是為了要保護大家以及從生活中學習作一個好人!例如:不抽煙不喝酒不嚼檳榔,是希望大家好好照顧自已的身體。另外,在慈青營隊中可能會規定腳不能夠踩在椅子腳槓上,其實我們剛聽到都會覺得真是囉唆,但實際上,在慈青營隊裡,這些椅子都經過相當仔細的擦拭,要求大家不要踩在椅子腳槓上是希望培養大家尊重體諒的心。其實這些所謂的戒律,換個角度想,想實是一種好的習慣。

 

Q:參加慈青一定要吃素嗎?

A:我們多半在電視上看到動物被宰殺都會覺得難過與不捨,特別是與人類親近的狗或貓,因為我們有惻隱之心,因為我們不忍心。將這些的想法推及到其他的動物,試著去感同身受。其實,吃素最重要的含意是要長養「慈悲心」以及「尊重生命」的態度。慈濟大愛電視台總監姚仁綠先生曾經說過一句話:「我不吃肉並不會死,但是如果我吃肉就一定會有動物要死。」再者由於慈濟仍是一個以佛教為根本的團體,因此營隊中都不提供葷食。至於慈青平日則是並未「規定」一定要吃素,不論吃素與否,重點還是希望大家培養那一份悲天憫人、尊重萬物生命的那一份慈悲的心念。

 

二、個人篇

Q:每次辦完活動,因身心過於疲憊而起轉心,該怎麼辦?

A:大家每次做完就不想再做的原因,在於「做」的當下沒有將自已的生活習慣及精神,好好地加以注意及整肅。就好比這次幹部研習一樣,每日起床將棉被疊好、該梳好、該整理的做好,精神自然就集中振奮起來,心也能因外在的整齊而集中,心念一旦集中,就不覺得疲累。因此在學習的過程當中,若做每一件事情當下都有用心,那麼你就會很注意自已的每一個行動。至於現在的你們,由於身忙,心也就跟著忙()起來。在身體非常忙碌的情況下,因為沒有好好的規範生活習慣,使得身體周圍的生活秩序都顛倒了,所以心跟著忙碌起來,除了無法很用心去體會,學不到什麼東西之後,人也特別會累。

 

Q:身為一位慈青,一定要出任幹部嗎?

A:我們慈濟人勇於承擔,樂於配合,大家知道野雁是怎麼飛的嗎?呈「人」字型飛行,最前頭的那隻野雁所受到空氣的阻力最大,所以飛行最辛苦,如果在「人」字型中飛行,可減少百分之七十一的阻力,一但脫隊,自已要克服這百分之七

十一的阻力才能趕上,所以團隊合作是很重要的,然而帶頭飛的雁子也會累,所以當它累的時候,就有另一個隻雁子替補上去,好換帶頭的雁子退下來休息,這時應群會呱呱地叫,一方面鼓掌新雁帶領雁群,一方面感謝原來帶頭的雁子辛苦的帶領。所以,該我們接棒、承擔時,我們就該帶領學弟妹,等到年紀、年級都大了,不要戀棧,替換新手,讓他人也有學習的機會,自已則休息充電,做慈濟不一定要擔任幹部。但需要你付出奉獻時,不要畏畏縮縮,要勇於承擔、配合學習;但若要成就更多的新人,也要勇於放下身段,去我執、去習性,才能樂於配合他人。

 

Q:在慈濟世界裡容易引發慈悲心,但回學校後,很多情況與慈濟精神相衝突,該如何化解這樣的矛盾?

A:我們要將在慈濟中引發的慈悲心帶回現實生活中, 上人說「燒水要持續不斷的燒,不要等水冷了又要從零開始。」感動後要即刻行動,不要被外面冷酷的世界所冷凍,面對這樣的世界也不要氣餒,因為社會缺少像你我這樣的人,才變得如此紛亂,每人盡一已之力,發善心、行善行,如此社會自然是淨土。

 

Q:如何自我充電呢?

A:常以「誠正信實」做慈濟,自已就可以充電,並一定要見到 上人或常住師父,

舉個例子:有位慈濟委員經常跑到 上人身邊感恩上人,然而他抱怨道: 上人您已很久沒讚美我了。」 上人慈悲的說:「我好久沒讚美你做的真好,我也需要人家的讚美呀!」所以我們要常給他人讚賞和鼓勵。

   該如何自我充電呢?要自信三寶:佛在你心中,法在你心中,僧在你心中。多讚美自已,信已。信人,就會信法,看重自已,信我們所做的,做我們所信的,學中做,做中學,對自已有信心,相信自已潛力無窮。所以不要輕視自已,因為人有無限的潛能。

 

Q:做慈濟起了退轉心時,該怎麼辦呢?

A: 如果心退轉了,要自已想辦法,舉我自已的例子來說,雖然做慈濟很累,但不太起退轉心,因為一直以感恩的心來做慈濟。上人說:「用感恩的心去做就不累了。」「恩」就是「因心」,就是飲水思源。閩南語話裡有一句諺語:「吃果子,拜樹頭;吃大米,拜鋤頭。」飲水思源,思什麼源?上人為何創慈濟?為佛教、為眾生啊!在慈濟我找到了真理,所謂的「真理」是永恆不變,沒人創造,它就在那裡。上人告訴我們:「「宗教」就是生命的宗旨,生活的教育。」做慈濟起退轉心時該怎麼辦?多用感恩的心。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的,而慧命是佛陀、上人、慈濟所給的,我們永遠不能說「不」。

 

三、應對篇

Q:有人批評慈濟,我們應該如何應對?

A: 佛家講:因緣困報,把握現在的因緣,面對批評慈濟的人,我們要心平氣和。人家之所以會批評,因為他關心,他不關心就不批評。批評「即把手拿來比一比把嘴拿來說一說,既然他願意動口動手,表示他關心,且不管他是善意或惡意,我們要善解、包容別人, 上人說:「對已知足,對人感恩,對事善解,對天下萬物包容。」心平氣和對待他人之外,也要反觀自照:別人為何要批評慈濟?他可能有誤會、不了解,我們邀請他與我們一起參與慈濟工作。人家為何批評,我們要去了解、去解釋,因為自已做的多,心平氣和的解釋,才能解釋的很中肯,再不能接受,就要感恩他給慈濟一個辯解的機會。

 

Q:有人批評慈濟的國際賑災,認為:「國內救不完了,還救到國外去?」,我們應該如何應對?

A: 上人說:「我們要祝福自已。」「臉上無塵是供養,口中無塵出妙香。」口說好話,祝福自已,也祝福他人。至於「國內救不完」, 上人創造佛教慈濟功德會,三十年來從不停止救助窮苦人家,現在每月有三千九百戶的感恩戶(:此為八十六學年度的資料),仍然需要慈濟的救勵,哪裡有病苦、有災難、有貧困,報來慈濟,我們就去幫助。此外人要有平等心,不可產生分別心,當初花蓮第一所醫院,是基督門諾醫院,雖道那些傳教士來救台灣時,就已經把自已國內的窮人都救光了嗎?故台灣雖然是個島國,但台灣人不可有島國心態,要有世界觀、宇宙觀,我們要時常祝福自已:台灣沒什麼要救的,要救國際間有難的國家。

 

Q:慈青社既然是慈濟的團體之一,那社團的運作會不會受到外來人士(慈濟委員)的影響?

A:這種情形是不必擔心的,假如一個社團的事務,完全由外人所主導,學生完全不能表達私人的看法,不論慈濟的旗幟如何能把一群群的人潮吸入本社,可是騙得了一時卻騙不了一世,最後慈青社將走入歷史。

   所以在慈青社中,幹部完全是由同學們擔任,而所不同的是,我們和慈濟委員有較密切互動,一來是因為我們有一些活動,如:居家關懷,在成行之前,必需和委員們再三確認才行,人然像個冒失鬼跑到別人家中,說要關懷他們,小心別人惱羞成怒,吃了閉門羹不說,更把慈濟的招牌給砸了;再者如精進共修中,師姑、師伯豊富的人生經驗,每每能對自已的未來有一番體認。總之,外來人士(師姑、師伯)就像是咱們的爸媽一樣,他們提供自已的人生經驗,希望孩子們能找到正確的成長路;也希望孩子有心事時,能對他們哭訴;更尊重我們的決定,所以師姑、師伯們是不會干擾社團運行,反而藉著彼此地協調、配合,會讓活動更完美。

 

Q:為何不稱「證嚴法師」而要稱「證嚴上人」呢?

A:因為了對修行高深的法師表達心中的敬意,所以改稱他們為「上人」,而我們為了表達我們心中之尊敬,所以也就稱呼「證嚴法師」為「證嚴上人」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長庚慈青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